努力掙錢,早日搞一輛。”在近日吉利東方曜系列新車上市后,有車友如此評論道,話語中透著迫不及待。這句簡單的話,一方面反映了吉利東方曜系列新車對用戶的誘惑力,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一項事實——即便國內市場的新能源在高歌猛進,但依舊有一部分用戶鐘愛著燃油車。
10月27日,吉利中國星東方曜系列車型重磅上市。該系列含星瑞東方曜和星越L東方曜,以獨特設計、卓越性能和豐富配置備受關注。在如今燃油車“諸神黃昏”的時代,吉利高層明確表示:“我們不會放棄燃油車市場。”
統計數據顯示,近三個月國內市場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連續超過了50%,吉利此次推出中國星東方曜系列車型,屬實有些“反其道而行之”。面對“吉利汽車為何依然要持續發展燃油車”的疑問,公司高層的回應可謂破有說服力:“燃油車市場盡管下滑,但星瑞和星越L都在逆勢增長,1-9月份星瑞增長39%,星越L增長43%。從這里來看,用戶對燃油車的需求仍然存在。”
吉利高層補充說:“旗艦燃油SUV星越L已經做到全品牌燃油SUV銷量第一;星瑞這款轎車目前是中國品牌的燃油轎車第一,在全品類的轎車市場中也排在前五水平。” 的確,對于中國汽車市場一年三千萬輛的市場規模而言,燃油車的規模仍然是巨大的,而吉利作為中國燃油車市場品牌第一,沒有理由不將這一市場優勢繼續保持下去。
在新能源板塊,吉利也在持續追隨大勢,于電動化上不斷開拓疆土,這個月底其將發布新一代雷神混動技術,此外今年第4季度,吉利還會發布星艦7。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高層反復強調的“審美共鳴”,這一點可以從東方曜系列的諸多設計創新上體現出來,比如融入了戲曲等中國元素,車色新穎,內飾豪華。
可以這么說,東方曜系列近日的上市,不僅豐富了吉利的產品線和品牌形象,還為汽車行業發展提供了新借鑒,把行業潮流帶到了全新的方向。
燃油車表現依舊亮眼
10月27日,吉利中國星東方曜系列車型在汽車市場掀起波瀾,盛大上市。該系列車型包括星瑞東方曜和星越L東方曜,其中星瑞東方曜推出1.5TD+7DCT和2.0TD+8AT共五個版型,官方指導價為9.97萬-13.87萬元;星越L在現有車型上加新推出兩款東方曜版型,官方指導價為14.77萬-17.97萬元。
今年燃油車在市場份額上整體呈下降趨勢。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8月全國狹義乘用車零售190.5萬輛,其中常規燃油車零售87萬輛,同比下降28%;1-8月常規燃油車零售744萬輛,同比下降15%。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不斷提高,截至9月結束,新能源在國內市場的滲透率已連續三月突破50%。據吉利汽車8月21日在港股發布的2024上半年財報顯示,其上半年營收1073.1億元,同比增長47%;凈利潤106.0億元,同比增長575%。在燃油汽車和新能源車均衡發展的戰略下,吉利汽車上半年燃油汽車、插電混動汽車及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分別為635545輛、130238輛及189947輛,同比增長分別為20%、489%及51%,均優于中國乘用車市場的相關平均增長。
可以看到,盡管燃油車市場的整體趨勢呈下滑狀態,但吉利汽車燃油車整體卻在逆勢增長。據吉利方面透露,從1-9月份的數據來看,吉利燃油車增長了10個點以上。“高價值燃油車產品也在增長,星瑞、星越L都做到了NO.1的位置,而8-9月份,星越L更是做到全品牌NO.1的位置。”由此看來,吉利此次選擇逆勢推出中國星這兩款燃油車,其實并非守舊之舉。
不會放棄燃油市場
需求決定供給,數據顯示,在2024年上半年吉利累計總銷量95.57萬輛,其中燃油車實現銷量63.55萬輛,占總銷量的66.5%。這表明吉利的銷售仍然以燃油車為主,燃油車絕對算得上是吉利的優勢板塊。對此,吉利官方也表示:“雖然新能源現在大勢所趨、發展速度很快,但還有很多用戶選擇傳統的燃油車。對動力的選擇,只要用戶有需求,吉利就會滿足。”
縱觀整個燃油車市場,吉利燃油車一直處于第一陣營,也得到了用戶的廣泛認可。從細分市場的表現來看,吉利的星瑞是中國品牌的燃油轎車佼佼者。在A級燃油車市場大盤同比下滑的情況下,星瑞仍保持著較好的增長態勢,其憑借越級的配置、出色的動力等優勢,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而在SUV領域,星越L表現突出,曾連續兩個月蟬聯燃油SUV細分市場銷冠,超過了一眾合資SUV。
針對目前燃油車現狀,吉利方面還給大家做了一些分享:“燃油車方面,我們不會說退出,我們叫聚焦。大家都知道,以前吉利燃油車種類很多,或者說有很多車型,比如:星瑞、星越L、繽越等等。目前我們在做聚焦,打造經典明星系列產品。我們要把每個系列的產品都做到NO.1,這是我們的初衷。而且這些產品,我們跟設計院、研究院也達成了共識,那就是一代代做下去。”
另外,盡管過去合資品牌在積累了較高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但部分合資品牌的燃油車銷量也顯示出持續的下滑。例如,日系的豐田、日產、本田等品牌在2024年國內市場銷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本田今年7月同比大跌41.4%。一些合資品牌為控制成本,甚至已經開始削減產能、關閉工廠,如本田宣布將在國內燃油車的產能削減三分之一,日產汽車關閉常州工廠以優化運營。而吉利作為自主品牌,積極推動燃油車的技術升級和產品創新,以應對市場挑戰,憑借其性價比、產品升級等優勢,仍保持著良好的市場競爭力。在現如今競爭如此激烈的A級市場依然取得了如此優異的成績,當然離不開吉利的營銷作戰思路。吉利方面表示,首先,吉利擁有1600萬的用戶基盤,當前置換吉利汽車的比例是在逐漸提升的。其次,吉利造車不打價格戰,吉利不追求低成本的做法,而是從技術層面賦能,把相應電氣化技術、智能化技術,賦予到燃油車身上。正如公司高層所說:“我們要把最貴的、最好的、最美的產品給到燃油用戶。”
基于諸多數據及事實,公司高層直言:“所以這塊市場,我們為什么要放棄?我們不是說原來我們賣不動,或者技術跟不上而放棄了這個市場。燃油車是吉利的優勢市場,所以這塊市場我們不會放棄。”
雙向深耕,才能穩步向上
面對新能源市場持續走高的現狀,吉利從智能吉利2025開始,也在不斷開辟這塊新市場,從數據上來看,增勢也很強勁。吉利汽車上半年累計總銷量達95.6萬輛,其中新能源累計銷量超32萬輛,創歷史新高,同比勁增約117%。2024年9月,整個集團單月銷量達到201949臺,其中新能源汽車月銷91134臺,同比增長約76%;1-9月新能源累計銷量545854臺,同比增長超93%。用公司高層的話來說,吉利的新能源市場也進入到了“加速區”和“臨界的爆發點”。
吉利方面向外界透露:“銀河E5已經突破了4萬輛交付,但訂單遠遠不止于此,未來我們也將會不斷提升產能;星愿這款產品得到了更多用戶的認可,16天交付破萬,后面我們會加緊生產;同時第4季度會發布星艦7,這個月底會發布新一代雷神混動技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