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內的汽車市場卷到了極其嚴酷的程度!
原以為到了2024年各大車企會選擇利潤,相對會躺平一些,沒想到2024年更是進入了白刃戰階段,價格戰大打出手,不管是自主品牌還是寶馬,奔馳都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價格戰,想要在市場洗牌前正式上岸。
很多小伙伴都覺得國內汽車品牌卷,可能國外相對會好一些,但其實并非如此。2024年10月份,中國的價格戰開始輸入到東南亞,比如折合成人民幣35萬左右的坦克300在泰國開始了超大優惠,降價后折合成人民幣約6.4萬元,基本降價了18%。除此之外,比亞迪在泰國市場也開始了大幅度降價,其中降價幅度最大的是atto3,基本降價了30%左右,但降價以折合成人民幣的售價依然達到了17萬。
為何這個節骨眼上,泰國市場的中國車也開始紛紛降價了呢?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日系車企以及日系供應鏈的挑戰。
我們都知道,泰國市場是亞洲一個比較重要的汽車工業國,但這個汽車工業國其實是要加雙引號的,因為該國家汽車產業已經發展了40年,至今沒有培育出一款自己的汽車品牌,完全被日系車所壟斷。
在這一次電動汽車的快速升級浪潮,泰國市場也想要培育出自己的電動汽車,所以積極引入中國電車平臺,想要靠著中國電動汽車來平衡日系汽車。而且為了扶持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泰國像中國一樣學習,給出了大量的補貼,免稅以及充電樁基建,想要在2023年之前電動汽車的占比達到40%。現在用戶每購買一輛電車,泰國方面會給出10萬泰銖的補貼(約為2.1萬人民幣,其實已經超過我國了)!
隨著中國電動汽車在泰國快速開花結果,傳統的日系車企以及為日系車企服務的產品供應鏈受到了強烈的挑戰,所以說也開始了降價促銷,而這一次的價格戰其實導火索就在這里,新老勢力的全面碰撞。
此次日系車企全面降價,也帶動了中國的卷王比亞迪以及長城,名爵汽車大幅度降價。對于雙方而言都不能輸。對于豐田這樣的日系車企來說,一旦價格戰打輸,那么就要讓出大量的市場份額,而自主品牌一旦繃不住,那么就會退出泰國市場,所以對于雙方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
事實上,日本不僅在泰國市場狙擊中國的電動汽車,在日本本土也已經第2次拆解我國的電動汽車,找到成本降低的密碼。關鍵是還真的被他們找到了,那就是零配件高度集成化。目前來看,擁有豐富汽車產業鏈的日系車企是不太那么容易轉型的,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了,合作了幾十年,都有背景,想去掉誰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