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浪潮迭起,踏浪而行的合資車企們正全力譜寫新的發展篇章。
建成并宣布正式投產全球首個新能源工廠后,東風本田在新能源的布局上持續加碼。在“靈悉L”之后,新車型燁S7也將在這里投產下線。
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勾天生在不久前的科技體驗日上談到,公司計劃在2025年推出兩款全新的純電動車型——燁S7與燁GT,并對現有的CR-V、思域等經典車型進行改款升級,旨在進一步豐富產品線,精準對接市場需求的多元化。
面對中國市場上高漲的新能源需求和如火如荼的競爭態勢,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渡邊丈洋表示,“中國車市電動化的加速、市場與用戶需求的快速變化,讓以燃油車為產品主力的合資品牌普遍承壓,行業進入以新能源轉型為驅動的‘新合資時代’。”
時代的風口轉換,東風本田也在加速推進。根據渡邊丈洋的透露,到2030年前,東風本田將累計推出10款以上純電動車型。
同時,東風本田還將發揮強電智混技術品牌技術優勢,在油電混動、插電混動、純電等多個領域齊頭并進,“我們將多品牌聯動發力,重塑東風本田電動化品牌形象。”
新能源工廠肩負著東風本田電動化轉型的使命
東風本田第四個整車工廠建在武漢經開區神龍大道65號,它是本田在全球的第一個新能源工廠,也是東風Honda數智化程度最高的工廠。
2022年,東風本田的新能源工廠項目開工;一個多月前,新工廠宣布正式投產。它占地面積達到63萬平方米,包含沖壓、焊裝、涂裝、動力總成、總裝和整車品質等生產車間。年產能可達到12萬輛純電車型。
“中國汽車市場已發生巨大的結構性變化,面臨“大規模競爭”,東風本田也正面臨著市場挑戰”,渡邊丈洋在此前的投產儀式上表示,在向電動化邁進的過程中,東風本田新能源工廠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東風本田對這座新工廠寄予厚望。在這里,自動化與智能化的建設貫穿在各個生產環節。
根據東風本田方面的介紹,新工廠配備400多臺機器人設備,260多臺AGV智能物流小車,導入業內先進的全方位品質自動檢測技術,能夠提高工廠自動化率,增強產品品質保障能力;
同時,新工廠布置了8個工廠通用系統及5個車間專有數字化系統,實現從物流運輸到生產的全過程可追溯的數字化管理,與智能排產系統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產精度。
新工藝也應用其中。以首次導入新能源工廠的水性雙色工藝,能夠為靈犀L賦予更厚的突破、更精細的色彩,以及更好的耐剮蹭和耐蝕性的性能;而全新多功能斑馬線檢測,能夠讓油漆瑕疵檢測率達到100%,杜絕次品的產生和流出。
底盤方面,新工廠還應用了多項視覺檢查,融合檢測算法,能夠最大程度降低漏判、誤判率,從而致力于達成“0”品質不良流出。
東風本田新能源工廠的試車道設計建設,更符合中國特有的道路環境特點。靈悉L已完成了多輪次、長距離的惡路耐久測試,其中車體和底盤強度的測試里程,可等效用戶日常里程48萬公里。
新能源工廠的轟鳴開工,也標志著東風本田在電動化轉型開足馬力。東風本田總經理渡邊丈洋在投產活動上表示,“東風本田已經站在了必須打贏這一仗的歷史舞臺。”
明年推兩款純電車型 東風本田爭取市場主動權
今年4月,東風本田發布純電新品牌“燁”。采用全新標識、全新電動專屬架構和電動智能技術,為中國市場的用戶服務。到2027年,新品牌將推出6款車型。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貼近用戶需求,燁品牌由中國年輕的研發團隊自主設計,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2歲。在本土化設計研發之外,大量的中國技術也應用其中。寧德時代的電池、華為光場屏、科大訊飛語音等供應商的產品也紛紛在燁品牌旗下產品中集結上車。五十嵐將燁品牌視作“本田中國電動化變革的象征之作”。
新品牌的首款車型燁S7也在此前的廣州車展中亮相。新車定位于中型純電動SUV,搭載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純電續航達到620公里。新車配備的雙電機四輪驅動及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架,與本田的“ADS自適應減震系統和車身控制技術”相配合,帶來更舒適的乘坐體驗。
該車也將成為東風本田新能源工廠的第二款量產車型,并在明年一季度正式上市。“在東風本田新能源工廠,我們將以自主品牌車型靈悉L為開端,于2024年內投產燁S7,以此不斷擴充新能源產品矩陣。”渡邊丈洋稱。
最近一段時間,東風本田在新能源賽道上頻頻落子。此前,純電獵裝轎跑獵光e:NS2已率先上市;單獨成立的新能源品牌靈犀也發布了新產品靈犀L,面向年輕人市場。
而隨著燁S7的發布,東風本田進一步聚焦中國市場,加快“新合資時代”中的新能源布局。2025年,這個專門為中國打造的全新電動品牌還將推出純電轎跑車型燁GT。到2030年前,東風Honda將累計推出10款以上新能源車型。到2035年,本田計劃在中國實現純電動車銷售占比100%。
作為國內電動化產品最全、含“電”量最高的合資車企之一,東風本田不僅推出純電車型,還要圍繞EV、HEV、PHEV新能源技術路線全域布局,打造更為完善的產品矩陣,贏得市場競 爭的主動權。
這得益于東風本田研發的強電智混技術。這套技術以電能傳導為主,將發動機發出的電和電池的電融合后驅動車輛。相比于傳統的機械力傳遞,本田的混動系統在切換時更加平順,且具備良好的靜音性。
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助理、新車型中心副所長龔熙曾在此前的活動中談到,“與其他混動系統相比,本田的混動系統更加強調電驅動,發展成為以電驅動為主、發動機為輔的技術特色,因此實現了卓越的性能與超低油耗的平衡。這正是本田混動技術在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廣受認可的關鍵所在。”
目前,已進化至第四代i-MMD雙電機混合技術,具備更多電驅動場景、更快的電驅響應、更可靠的品質以及更低的經濟成本等四大優勢。
搭載強電智混技術的思域、英仕派、CR-V三款車型也獲得市場的認可。根據副總經理勾天生的介紹,在兩款純電車型之外,明年也將對CR-V、思域、英仕派、艾力紳等現有車型進行改款上市,充分滿足市場中的不同需要。
競爭持續升級,落后半步的合資品牌們不甘心將市場拱手想讓。加速調整的東風本田做出示范,要在電動化時代中拿回自己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