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營業績下滑的情況下,很多公司的對外投資并購會趨于保守,但TCL卻采取了更激進的策略。
5月24日,TCL科技更新的最新一波報告資料顯示,集團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深圳華星半導體21.5311%股權的操作正在加緊推進中,交易價格為115.62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TCL科技上市公司合計將控制深圳華星半導體84.2105%股權比例。
此次收購除了進一步加強TCL在半導體顯示行業的市場地位,另一個重要目的便是再次增厚上市公司凈利潤水平,2024年TCL的業績不算樂觀,營業收入1648億元,同比下降5.4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5.6億元,同比下降了29.38%。
為了扭轉下滑趨勢,這已是TCL科技近半年時間內的第二次百億級收購動作。
根據4月份披露的公告信息顯示,TCL已于近期完成對樂金顯示(中國)有限公司(簡稱LGDCA)80%股權和樂金顯示(廣州)有限公司100%股權的收購,加上此前其控股子公司TCL華星收購的樂金顯示(中國)有限公司20%股權,一舉將LG Display中國業務收入囊中,先后兩次交易收購金額合計達到138.15億元,相關財務數據已于2025年二季度并表。
以攻為守的策略能否讓TCL重構增長引擎成為行業關注點。
開啟以戰養戰模式
從2018年開始,TCL經過一系列戰略轉型和調整逐漸把業務聚焦在半導體顯示、新能源光伏和半導體材料三大核心領域。
目前,受益于當下電視面板大尺寸化,以及車載、筆電顯示器、手機、智能手表等市場的多元增長,其半導體顯示業務依舊強悍,對其凈利潤造成影響和巨大波動的因素來源于新能源光伏業務。
TCL半導體顯示業務在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至1043億元,同比增長 25%,實現凈利潤62.3億元,較2023年的增長62.4億元;而TCL中環實現營業收入284億元,同比減少了52%,實現歸屬于其股東凈利潤為-98.2億元,直接拉低了集團凈利潤水平。
2025年一季度,TCL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01億元,同比增長0.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0.1億元,同比增長322%。其中,半導體顯示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75億元,同比增長18%,凈利潤為23.3億元,同比增長了329%;而TCL中環營業收入61億元,歸屬其股東凈利潤-19.06億元,仍是虧損大項。
2024年,全球光伏終端裝機雖然保持一定增長,但需求增長遠低于產能增速,產能過剩導致全產業鏈供需失衡,惡性競爭下產品價格大跌,硅片價格下滑超45%,特別是龍頭企業,出現了 “賣得越多虧得越慘” 的局面,朝陽產業急轉直下迎來寒冬。
但TCL很難放棄好不容易拼殺出的市場領先地位,據其財報顯示,2024年,TCL硅片出貨量為125.8GW,硅片整體市占率已達到18.9%,成為行業第一,2025年第一季度末硅片產能近一步擴大到了200GW。
TCL中環曾是一個非常強勁的業務增長極,但在2022年之后開始出現凈利潤下滑,2024年一年造成的虧損幾乎把過去兩年賺到的利潤搭進去。
盡管在產業低谷期,TCL仍發力擴大了在新能源光伏領域的全球化布局,2024年不僅出資1.975億美元控股并購Maxeon,還與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全資子公司RELC、Vision Industries達成合作,建立目前海外最大規模的晶體晶片工廠。
就目前來看,2025年國內外新能源光伏產業能否平穩走出周期性低谷仍是TCL扭轉經營頹勢的關鍵。
收購合并對沖下滑趨勢
收購深圳華星半導體21.5311%股權的操作預計會讓TCL科技的資產負債率進一步提升到66.85%,達到近幾年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