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AIGC創新賽。
濱海灣新區。
距離2025年工業AI應用創新挑戰“百景大賽”報名截止僅剩最后10天,賽事官方咨詢群內,呈現出高頻互動的熱烈場面。這場聚焦工業AI落地的賽事,已吸引超千名學生的關注與參與,他們將帶上“AI+”的解決方案在濱海灣展開角逐。
這只是濱海灣AI賽事熱的縮影。7月至今,濱海灣深度參與并支持第十屆“創客中國”廣東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九屆“創客廣東”大賽、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AIGC創新賽的舉行。在即將到來的11月,還將有重磅賽事——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智能交互創新賽上演。
當AI賽事選擇濱海灣,當濱海灣全力擁抱賽事紅利,這場雙向奔赴便有了超越當下的長遠意義。賽事為濱海灣帶來了全球青年的創新視角與技術活力,而濱海灣則致力于將這份“人才熱度”轉化為可持續的“發展勢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大賽潮涌 濱海灣成AI競技主場
從全國性大賽到省級比賽,再到市級賽事,四場AI賽事落地,為濱海灣的AI發展增添創新熱度。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約6000支參賽團隊,過萬名青年人才通過大賽認識濱海灣。
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是面向全國高校在校學生的科技大類競賽活動,“名校+名企”賽事協同模式,在國內外高校產生了廣泛影響。賽事設有八大競賽模塊,其中AIGC創新賽由南開大學與vivo公司聯合承辦,以vivo自研通用大模型矩陣為技術底座,助力AIGC應用創新和內容創作;智能交互創新賽由浙江大學與OPPO公司聯合承辦,今年主題為“面向移動終端的AI智能體創新”。兩大賽事均落地濱海灣。
AIGC創新賽已經完賽,共有來自北京大學、南開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全國478所高校的6390名學生報名,組成2310支隊伍參賽。而智能交互創新賽總決賽將于11月1-2日舉行,共吸引3626支隊伍,4939人報名,覆蓋全國及海外共477所高校,48支隊伍進入總決賽。
如果說AIGC創新賽和智能交互創新賽聚焦技術創意,那么“百景大賽”則直指產業痛點。大賽主要面向全國各高校在校生及畢業兩年內大學生,由大賽組委會根據東莞市企業實際技術需求,圍繞“AI+研發生產”“AI+供應鏈”“AI+市場營銷”“AI+人力資源”“AI綜合應用”“開放式賽道”等六大方向發布賽題,要求參賽團隊運用DeepSeek等大模型技術進行方案開發。大賽將于11月進入評審與決賽頒獎環節。
作為省級雙創賽事,第十屆“創客中國”廣東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九屆“創客廣東”大賽,同樣將重要環節落地濱海灣。就在上周,“創客廣東”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的頒獎典禮暨產業對接及成果展在濱海灣順利舉行。
產業沃土 構筑AI落地的“生態圈”
AI賽事紛紛落地的背后,正是濱海灣AI產業“磁吸效應”的持續釋放。
作為東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自2017年10月揭牌成立以來,濱海灣就吸引OPPO、vivo等龍頭企業的進駐。兩大龍頭企業更是將人工智能的重要板塊布局于此,如OPPO布局有全球算力中心,全球最大的運動健康實驗室,vivo布局智慧終端項目,為濱海灣的人工智能產業打下強有力的基礎。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明確支持建設濱海灣人工智能新區,4月,省工信廳印發首個支持地方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為濱海灣按下“人工智能”發展加速鍵。隨后濱海灣出臺AI“政策包”,最高獎補3000萬,并籌建10億元人工智能產業母基金,總投資超百億元、占地1500畝的靈犀島人工智能小鎮拉開建設大幕。
近期濱海灣AI產業更是獲得“國字號”加持,濱海灣成為莞深聯合獲批的國家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消費領域移動終端方向)的核心承載區。
當然發展AI產業,濱海灣不僅有“真金白銀”的政策,龍頭企業的引領,還有創新平臺的支撐。東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已在PCB、半導體、潮玩等領域助力企業降本增效;上海技術交易所全球跨境技術貿易(大灣區)中心助力連接全球資源,近期與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牽手”,簽約共建東莞濱海灣AiTC融合發展中心,為AI企業定向開發“科技+資本”的服務平臺。
系列動作下,濱海灣的AI產業集聚明顯提速,雷賽智能、中圖儀器等項目簽約進駐,AI產業的“磁吸效應”不斷增強并釋放,也就有了如今AI大賽紛紛選擇落地濱海灣的新故事。
賽事紅利 以賽引才、以賽招商、以賽聚產
賽事帶來的不僅是短暫的熱度,更會帶來區域高質量發展所需的寶貴人才資源、項目資源、企業資源,濱海灣積極擁抱賽事紅利,以賽引才、以賽招商、以賽聚產,培育發展新動能。
今年8月,AIGC創新賽總決賽現場,濱海灣對外官宣“濱海灣新區青春合伙人計劃”,推出“青創10條”優惠政策,提供項目落地10萬元獎勵、三年的免費辦公空間、每月2000元綜合生活補貼、實習最長30天免費住宿、人才公寓租賃優惠、政府基金綠色投融資通道、知識產權指導服務等。從資金啟動、科技創新資源、信息服務等十個方面助力青年創新創業,全力支持年輕人創新創業,誠意十足。
政策出爐即引起企業強烈反響。“背靠東莞豐富的工業應用場景,濱海灣的區位優勢和真金白銀扶持的產業優惠政策是吸引我們的關鍵因素。”廣州智用開物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官、廣東智用人工智能應用研究院副院長趙銘表示。公司以“領航navi——新一代企業級智能體團隊平臺”項目,獲“創客廣東”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企業組的優勝獎,計劃在東莞濱海灣組建新的研發團隊,專門針對精密制造等工業企業開展智能體研發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