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股價周一創下2025年以來首個歷史新高,此前Loop Capital將其評級從“持有”上調至“買入”,成為最新一家看好iPhone需求趨勢的機構。
蘋果股價周一收漲逾3.9%,收于262.24美元,突破自去年12月以來的最高紀錄,也讓該公司超越微軟,成為美國市值第二大的企業,僅次于英偉達。
今年上半年,蘋果在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表現落后,4月一度累計下跌達31%。但自那之后,蘋果股價已反彈逾50%,并于9月底終于轉為年內上漲。

新iPhone超強需求帶動
媒體稱,近期股價走強主要受最新iPhone系列需求超預期帶動,引發外界對期待已久的換機潮的樂觀預期。投資者尤其關心,那些在疫情期間購買新iPhone、但之后多年未升級的消費者,是否會重新回到蘋果門店購買新機。
蘋果上月推出了iPhone 17系列以及更纖薄的新款iPhone Air。華爾街一直密切關注這些新品發布,希望判斷它們的市場反應是否能超越往年。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稱,新款iPhone的市場反響超出預期,分析師預測蘋果智能手機收入將在最新財年恢復4%的增長,達到2093億美元。
而根據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分析,iPhone 17系列在中美兩地開售前10天的銷量,較iPhone 16同期高出14%。
該機構指出,基礎款iPhone 17在中國市場表現突出,而高端機型iPhone 17 Pro Max在美國的需求增速最為強勁。美國的無線運營商為吸引高價值用戶而推出的補貼政策推動了Pro Max銷量,而基礎款iPhone 17因價格與性能兼顧,更受普通消費者青睞。
Counterpoint還指出,新款超薄的iPhone Air雖然定位更小眾、熱度不及基礎款iPhone 17,但其銷量已超過去年被取代的“Plus”機型。
分析師紛紛看多
Loop分析師Ananda Baruah在上調蘋果股價的報告中寫道:
“我們正處在蘋果期待已久的換機周期的開端。”
他認為,這反映了“由產品更新周期與新設計帶動的需求增長”。Baruah同時將蘋果目標價上調至315美元,為華爾街最高預期,意味著相較周一收盤價仍有約20%的上行空間。
此前投資者原本期待iPhone 16推出后能帶來類似的股價提振,但其備受宣傳的AI功能要么延遲發布、要么最終未上線,令市場失望。
不過,除Loop之外,越來越多機構開始轉向看多蘋果。Evercore ISI將蘋果列入“策略性跑贏大盤名單”,稱iPhone需求數據“顯示這輪換機潮或不同于以往平均水平”。
Melius Research分析師Ben Reitzes則認為蘋果正在“找回節奏”,并寫道:“蘋果正努力讓批評者閉嘴。”他提到,中國市場趨勢積極,“新機型整體勢頭強勁”,未來的新品發布可能繼續充當股價催化劑。
也有分析師持懷疑態度
但也有分析師對iPhone 17的早期熱度是否能支撐蘋果當前估值持懷疑態度。蘋果當前市盈率超過32倍,顯著高于過去10年平均的22倍,也高于納斯達克100指數平均水平,是“七巨頭”中除特斯拉(Tesla)外最昂貴的一只股票。
此外,蘋果在分析師中的人氣仍落后于其他科技巨頭。即便有Loop的上調,目前接受彭博追蹤的分析師中,建議買入蘋果的比例仍不足60%,在“七巨頭”中僅高于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