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個大消息。Omdia的研究報告說,2025年全球短劇收入能到110億美元。這個數聽著挺嚇人,換算成人民幣得幾百億了。發布報告的是Omdia媒體與娛樂業務的主管Maria Rua Aguete,地點在MIPCOM上。可能有人不知道這些名頭,其實不用管那么多,咱就看這短劇到底為啥能這么賺錢。
短劇這東西現在到處都是。打開手機刷視頻,經常能刷到每集兩三分鐘的劇。開頭先拋個鉤子,比如主角被欺負、有啥急事,讓人忍不住想看下一集。以前看電視劇得追幾十集,現在碎片時間就能看幾集短劇,符合大家現在的生活節奏。
有人說短劇都是套路,劇情沒營養。這話不全對。確實有部分短劇粗制濫造,翻來覆去就那幾個劇情模板。但也有不少短劇在慢慢改進,劇情更扎實,演員演技也在線。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得客觀看。
110億美元的收入從哪兒來?大多是用戶訂閱或者按次付費。有數據說全球超過60%的短劇收入都靠這個。單用戶平均每周能花20美元,最高一個月能到80美元。這錢花得值不值,全看個人感受。有人覺得能解悶,花點錢無所謂;有人覺得不值,寧愿看免費的。
中國在這波短劇熱潮里占了大頭,貢獻了83%的總收入。為啥?因為中國人多,用手機看視頻的人也多。不管是上班族摸魚,還是老人小孩閑下來,都可能點開短劇看。除了中國,美國、日本、韓國、英國、泰國這些地方的短劇市場也在漲。
現在網上有不少鍵盤俠,看到短劇火就亂噴。說短劇拉低審美,說看短劇的人沒品味。這種話沒必要當真。每個人的娛樂方式不一樣,有人喜歡看長劇,有人喜歡看短劇,只要不影響別人,沒啥高低貴賤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