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奶、拍嗝、換尿布不再是簡單家務活,而是高校課堂的專業課程,背后是3000萬嬰幼兒家庭迫切的托育需求。
在齊魯師范學院的實驗室里,學生們正通過內置芯片的AI仿真嬰兒學習如何科學照料0-3歲嬰幼兒。從沖奶、喂奶到拍嗝、洗澡、換尿布、哄睡,這些日常育兒場景已成為大學課堂的正式教學內容。
央視網
這些仿真嬰兒會被學生帶回宿舍領養,其內置芯片能記錄操作數據,如換尿布響應速度、拍嗝力度等,最終生成一份真實的“照護能力報告”。
央視網
“比如說他困了的話,一開始是哼哼唧唧,然后逐漸聲音很大。他想換尿布的話,前期會咳嗽,咳嗽之后他就會大聲哭。”齊魯師范學院嬰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學生崔曉雨已經能通過聲音辨別嬰兒需求。
央視網
01 高校“帶娃”專業:不只是哄孩子
大學培養“帶娃專家”并非易事,這個專業的學習內容遠超一般人想象。
央視網
在齊魯師范學院的《嬰幼兒傷害預防急救》課程中,學生需要掌握七種基本急救措施。“比方說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擦傷、跌傷,還有鼻出血、燒燙傷等,類似于這樣的一些急救措施,我們都會涉及。”該專業教師姚玉娜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