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90后創始人的“越界”之舉,與其說是一場公關,不如說是一份戰書。
其實,作為技術“鬼才”,劉靖康大學時,僅憑周鴻祎訪談中的手機按鍵音,就用算法破譯出手機號。創辦影石創新后,他帶領企業成為全球消費級全景相機頭部玩家,2021年登陸科創板,公司市值一度達1200億元。
這些成績的背后,是他從不等風口,主動破局。
不管你是想創業、做產品,還是迷茫中尋找目標,都能從劉靖康的經歷中明白:熱愛是起點,但得落地到用戶真需求;不用等萬事俱備,先攢能力、邊做邊迭代,才是更踏實而長遠的路。
筆記俠整理了影石創新董事長劉靖康關于創業的公開發言,希望對正在創業或者期待創業的你有所啟發。
很多時候,我們是先有目標,再有努力。但這是一個先有熱愛、再有目標、再有“外掛”的奇妙故事。
1.熱愛初誕,新奇而熱血
我人生中第一個熱愛的事情是:軟件編程。
比大部分同齡人幸運的是,我很早就擁有了人生的第一臺計算機。準確說,是一臺打CS的游戲機。游戲帶來了快樂,也讓我感受到了軟件的美妙,助我找到了人生第一件熱愛的事情:編程,我也要創造美妙的軟件和游戲!
從小學,到初中,每天放學后,每個寒暑假,我泡在電腦面前,沒日沒夜,自學開發各種小型軟件和小游戲。
高中的寄宿制學校是不允許帶電子設備進校的,在我軟磨硬泡下,高中競賽班班主任默許我帶電腦回宿舍,這成了我人生的第一個重要外掛。
為了不讓宿管員發現,我每晚都用被子把下鋪圍得嚴嚴實實。由于長期熬夜寫代碼,讓我白天上課時的精神非常差,也讓我的年級排名掉到了500名。
于是,班主任和父母開始想回收我的電腦,但我發動了忽悠技能:參加中學生編程比賽,一等獎高考加20分。其實我心里完全沒底,不過他們還是勉強同意了。
結果還是比較理想的:雖然高一只拿到了三等獎,但高二終于拿到了一等獎。“不幸”也隨之而來,在他們確認拿到20分后,他們就回收了電腦封號了。
高三時,我確定了自己的學習方向——自己熱愛的軟件行業,于是設定了人生第一個重要的目標:南京大學,因為它擁有全國一流的軟件工程專業。
事與愿違的是,我高考失利,分數線離南大的錄取線差18分,這時,我前面攢的20分的“外掛”就起了關鍵作用,我以僅高出錄取線2分的微弱優勢,壓線被南京大學軟件學院錄取!
2.熱愛怦然,必傾盡全力
在南大,我的視野得到爆炸式開闊,在《高科技產品》課上,我系統地了解激動人心的新技術、新產品。
種子悄然種下,成長為第二個熱愛:我要做有意思的產品和項目!
在大學期間,在學院教授的鼓勵和支持下,我做過二手買賣網站,做過咖啡店的點餐系統,也開發過校園的社交軟件。但實踐讓我明白,要持續做有意思的產品,單打獨斗遠遠不夠。
于是,第二個重要目標誕生:我要創業!
只有正規軍才能支撐這份熱愛。為找“彈藥”(資金),在學院支持下,我在考試前夕去香港見投資人路演!
然而現實很骨感,前面充滿熱情的項目,都一一失敗了。
在畢業前半年,我跟軟件學院和電子學院的同學一起,在學校和校友提供的場地和支持下,開始了校園直播和全景相機的創業項目。
畢業前一個月,我的積蓄快見底,項目岌岌可危。山窮水盡之際,投資人(也是南京大學的學姐)很欣賞我們愛折騰的精神,投資了我們。
如果沒有初中對軟件純粹的熱愛和搗鼓,就無法感染高中班主任,更不可能比賽加分,最終幫我邁進南大;
如果沒有南大平臺,就不能啟蒙第二份熱愛,遇不到支持我的師長,結識不了與我并肩作戰的伙伴;
如果沒有大學“屢敗屢戰”的項目積累,畢業前那個稚嫩團隊,就不可能打動投資人,拿到救命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