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報道,今日,360正式發布面向政企的企業級智能體構建與運營平臺。該平臺支持私有化部署,并已適配信創軟硬件環境,可接入本地大模型運行。
在智能體能力上,平臺提供L2到L4多個層級的構建方案,涵蓋流程編排、推理執行、多智能體協同等復雜任務。
整個平臺圍繞“構建、使用、管理”三大環節設計,同時配套權限控制、模型適配、評測與運行觀測機制,專為解決政企常見的系統復雜、權限多級、協作效率低等問題。
一、用“建—用—管”架構,搭出L2到L4多層級智能體
此次發布的平臺落點于政企機構這一典型B端場景。相較ToC側重交互體驗,政企用戶在部署智能體過程中更強調任務正確性、權限分級、流程穩定性與數據安全。
當前的技術基礎包括兩大關鍵演進:一是大模型“慢思考”能力逐步增強,推理與判斷成為可能;二是MCP協議推動工具生態繁榮,使模型具備真實操作能力。
在此基礎上,360將智能體定義為模型與任務之間的中介層,通過引入平臺級的角色權限分工與生命周期管理機制,讓智能體得以嵌入政企的組織結構和業務系統中。
該平臺采用“建—用—管”架構,將開發、使用、管理分離,滿足政企用戶“權責明確、協同分層”的內部組織需求。同時也支持異構智能體管理能力,兼容合并子公司或外部平臺所建的已有智能體資源。

此外,該平臺提供從L2到L4的三類智能體能力:
1、L2流程型智能體適用于標準化任務,支持大模型、腳本、音視頻、循環等節點的編排;
2、L3推理型智能體具備自主任務規劃能力,可通過提示詞模板、工具掛載完成復雜任務;
3、L4多智能體協作模式引入蜂群式架構,每個節點為獨立“數字員工”,支持上下文共享、任務并行執行,適用于高復雜度場景。
360官方披露的執行表現顯示,L3級別智能體可連續執行100步、調用100個MCP工具。而L4蜂群智能體則支持1000步連續運行,任務成功率達95.4%。

此外,該平臺還配備GUI可視化設計器,可將智能體邏輯封裝于頁面、列表與按鈕背后,適配“自然語言不易描述”的結構化操作任務。

同時,該平臺還提供“超級智能體”機制,用戶一句話即可由系統自動路由調度工具鏈,支持混合調用與任務記錄。
二、支持私有部署,附帶可評測、可觀測、可運營能力
安全與部署能力方面,GIA平臺支持本地私有化部署,最低兩臺服務器可運行核心服務與知識庫,支持私有API轉MCP網關、連接本地大模型、接入信創軟硬件體系,包括CPU、數據庫、瀏覽器等。
同時,該平臺集成“人在回路”能力,通過零代碼GUI組件讓人工確認參與關鍵環節,規避模型誤判。權限體系支持組織與人員級別的細粒度訪問控制,所有工具調用、知識庫調取、模型輸出都可監管。
此外,該平臺構建了完整的評測、觀測與運營體系:上線前可通過數據集進行任務準確性與穩定性評估,不符合要求的智能體不得部署;運行中可實時觀測參數表現、定位異常、優化流程;運營階段支持全生命周期跟蹤與管理。
目前,該平臺已在公安、政務、金融、交通等多個行業落地。
結語:多智能體能否統一接入、穩定執行、持續管控,成為關鍵一環
對政企來說,業務流程越來越復雜,系統之間也要打通配合,智能體如果只是單打獨斗,很難真正發揮作用。它不僅要能完成任務,還得接得進原有系統,聽得懂指令,也要方便管理。
在這樣的背景下,“平臺化”成為不少團隊探索的方向:把多個智能體統一納入一套機制里,集中接入、協同運行、持續管控,盡可能降低部署和管理的難度。
多智能體是否能跑進真正的業務流程,其關鍵或許就在于這套機制能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