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里,蘋果在顯示技術上的節奏一直顯得有些「克制」。iPhone 數字系列直到最新的 iPhone 17 才用上高刷屏;iPad mini 也是改模具后才用上全貼合屏幕;核心產品 MacBook Air 的 LCD 屏幕甚至連 HDR 都不支持。
不過這種「保守」做法很快就要結束了。

圖片來源:Apple
根據彭博社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最新爆料,蘋果正在研發 OLED 屏幕版本的 iPad Air 與 MacBook Air,這意味蘋果將入門級設備也加入 OLED 陣營。據報道,iPad Air 版最快將在 2026 年春季推出,而 MacBook Air 的 OLED 版本則要等到 2028 年。屆時,除去最基礎的數字版 iPad,蘋果的主要產品線都將完成向 OLED 的過渡。
在雷科技看來,從 LCD 轉為 OLED,改變的并不只是 iPad、Mac 的屏幕這么簡單。
來自友商的壓力,讓蘋果越來越「聽勸」
事實上,蘋果走向 OLED,是一場被「逼出來」的變革。
在平板品類,安卓廠商的進攻一直都很激烈。十年前,三星就在高端機型中率先普及 SUPER AMOLED,小米、華為、OPPO 等品牌也陸續推出了采用高刷屏幕和旗艦芯片的平板產品,在影音表現和游戲響應上都不輸 iPad Air。更重要的是,安卓平板的價格普遍下探至 2000 元至 4000 元價位,讓蘋果的中端產品線顯得競爭力不足。
圖片來源:IDC
根據 IDC 的數據,2024年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 4.3%,華為登頂年度第一。與此同時,iPad 的全年市場份額下跌 7%。這種「此消彼長」的趨勢,讓蘋果不得不重新審視 iPad 的競爭壁壘。
在外部競爭對手的壓力下,改用 OLED 不僅僅代表著 iPad 的屏幕升級,同時也是蘋果回應市場的方式。無論看產品銷量還是用戶評價,iPad 用戶都早已不再滿足于「LCD 夠用」的邏輯。即使蘋果強調「體驗優先」,嘗試用 iPadOS 的應用生態和 M 系列芯片的強大性能提高 iPad 的競爭力,但友商同樣在不斷進步。

圖片來源:Apple
在雷科技看來,iPad Air 改用 OLED 從來都只是時間的問題。不過這里的「時間問題」并不是說 OLED 屏幕技術發展的時間,而是 OLED 屏幕成本降低的時間——畢竟 iPad Air 改用 OLED 屏幕,對 iPad 生態來說是一件「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
用上 OLED 屏幕后,iPad 如何「等級森嚴」?
在蘋果當前的產品體系中,iPad 系列共有四款:標準版、mini、Air 和 Pro。
過去,這四者在尺寸、性能和價格上涇渭分明,但隨著 M 系列芯片下放,iPad Air 與 Pro 的性能差距被極大壓縮。如今,M2 版 Air 的實際體驗已經能覆蓋大多數創作與辦公場景,而 OLED 的加入,則會讓它更接近 Pro 的顯示體驗。
換句話說,OLED 版 Air 的出現,將推進蘋果重新劃分 iPad 家族的層級。